庄汉水楼(南强二教学楼)的旁侧有一座小楼——桂华山楼,掩映于层叠绿意之中,朴实无华。

这座小楼由爱国华侨桂华山捐建,别名“电镜楼”,曾在厦大科研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书香文脉”第15期向读者讲述桂华山的捐资建楼故事及其人生回忆。
《厦门大学》校报1983年第113期刊登一则简讯——《桂华山先生捐资百万港币给我校》,报道香港爱国人士桂华山捐助100万元港币兴建“电镜楼”。

▲《厦门大学》校报1983年第113期刊登《桂华山先生捐资百万港币给我校》
桂华山(1896~1987),字峻嵩,晋江安海镇人。斯人已逝,我们可以从他的回忆中探寻他的捐资建楼故事。
厦大图书馆藏有三种桂华山回忆录,均为作者签名或钤印捐赠本。

▲《菲律宾狱中回忆录》,1947年印本

▲《桂华山八十回忆》与《桂华山九十忆述》,均为1986年印本
《桂华山九十忆述》收录《近十年间赞助教育事业之一——资助厦门大学兴建“科研楼”》,详细讲述了捐建厦大“科研楼”的过程。

▲《桂华山九十忆述》收录《近十年间赞助教育事业之一 ——资助厦门大学兴建“科研楼”》
桂华山的人生履历甚为丰富,早年投身革命,晚年兴办实业,从某种意义而言是中国近现代华侨奋斗史和爱国史的缩影。其三种回忆录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尤以《菲律宾狱中回忆录》最具特色。1942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菲律宾,同年5月26日,桂华山因爱国反日而被日本宪兵拘捕,在狱中坚贞不屈,被判处20年徒刑。次年10月24日,日本因庆祝成立菲律宾伪政权而大赦,桂华山提前出狱。抗日战争胜利后,桂华山将这段“菲岛沦陷期间被敌囚禁之经历”记述下来,意在保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和爱国华侨坚贞不屈的英勇事迹,是为1947年刊印的《菲律宾狱中回忆录》。众所周知,校主陈嘉庚撰著《南侨回忆录》(1946年初版),是为其1943年至1945年躲避日寇、在印尼避难时所写的回忆录,是研究二战时期东南亚华人华侨史的重要文献。桂华山《菲律宾狱中回忆录》亦为同时期形成的“抗战史料”,无疑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睹物思人。路过桂华山楼,在图书馆翻阅其回忆录,不禁为先贤的爱国热忱和报国之志所动容。一座小楼,承载着华侨赤子心;一部回忆,见证着民族苦难史。桂华山先生的事迹必将激励后人见贤思齐,不断赓续厦大的“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精神。
【文献获取】古籍特藏阅览室(思明校区总馆405室)
查看原文请点击此处:https://mp.weixin.qq.com
文/图:古籍特藏与修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