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 685

164

考镜源流
【书香文脉·第5期】 本科实践教学的精品教材:谷霁光编《史学方法实习题汇》


何谓一部好的教材?著名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上卷“序论”中说到:“一部教材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独立研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造就真正的人材,培养成优良的学风和文风。”

在厦大校史上,有如此水准的好教材不在少数。“书香文脉”第5期向读者推荐一部本科实践教学的精品教材——谷霁光编《史学方法实习题汇》。


▲厦大图书馆藏谷霁光编《史学方法实习题汇》原版及影印本


谷霁光(1907~1993),湖南湘潭人,著名历史学家。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次年转入历史系,受业于陈寅恪、雷海宗等史学大家,1933年毕业并留校工作。1936年,赴南开大学文学院任教。全面抗战爆发后,1938年9月转聘为厦大历史系副教授,1940年晋升教授,1945年8月赴中正大学任教,他在长汀时期的厦大执教7年。众所周知,当时厦大的办学条件异常艰苦,但教育理念先进,教学水准很高,办学成就出类拔萃,正是在此时期荣获“南方之强”的美誉。时任校长萨本栋教授特别重视教学实践操作,注重学生的课外与暑期实习,例如1940年就商请闽赣省政府安排学生在暑期前往各机关实习。在这种教育理念和办学氛围下,谷霁光在“史学方法”课程中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侧重训练学生学习善用方法与独立研究的能力,于是编写了以实践教学为特色的本科生教材《史学方法实习题汇》。

《史学方法实习题汇》的内容分为3个部分:首先是《序言》(正文作《编者绪言》)和《实习时应注意事项》,指明课程性质、教学现状、改进由来、改进步骤以及实习注意事项;其次是全书的核心内容,从“实习题一”至“实习题十六”,共计16节;最后是附录《正误表》,即勘误表。


▲谷霁光编《史学方法实习题汇》目录


从学术研究而言,该书是考察当时史学课程教学、谷霁光教学实践乃至抗战时期史学史等议题的重要史料。从教风学风而言,此书是映照当前厦大课程教学乃至教育活动的一面镜子,两相对比,或有令我们惊叹和值得借鉴的地方。目前所知,谷霁光当年教授的部分学生表现优异,如陈诗启、林汝楠、韩国磐等,此后或成为著名学者、学术大家,或成为革命者,这既是教师谆谆教导的结果,亦是学生勤奋学习的回报。简言之,这部教材堪称朱光潜等老一辈学者所界定的好教材。

厦大图书馆藏《史学方法实习题汇》为内部印刷品,1943年5月由厦大历史系印行。当时厦大位于闽西山区小县城长汀,印刷数量较少,流布范围有限,目前仅见厦大图书馆收藏该版原本。1996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和江西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谷霁光史学文集》,其中第4卷“杂著”收录整理本《史学方法实习题汇》,内容与原版有所差异。


▲《谷霁光史学文集·第四卷·杂著》收录《史学方法实习题汇》


2021年,该书入选《厦门大学百年学术论著选刊》丛书,已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


人物小贴士

陈诗启(1915~2012),福建德化人,著名历史学家,厦大历史系教授。厦大1937级历史系学生,1941年毕业,1945年返校任教,直至荣休。

林汝楠(1914~1974),福建莆田人。厦大1939级历史系学生,1941年毕业。毕业后参加革命,后历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华侨大学副校长、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

韩国磐(1919~2003),字漱石,号蘧庵,江苏如皋县人,著名历史学家,厦大文科资深教授。1942年转入厦大历史系学习,1945年毕业并留校任教,直至荣休。


【文献获取】

古籍特藏阅览室(思明校区总馆405室)


查看原文请点击此处:https://mp.weixin.qq.com



/图:古籍特藏与修复部





快速链接:

版权所有  厦门大学知识资源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