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图书馆藏有一批钤有“起斋图书馆藏”“起斋圕珍藏”“起齋圖書館藏書之記”“私立海疆學術資料館之圖記”“海疆学术资料馆藏书”“国立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馆海疆资料室”等印章的图书资料,其前身是泉州陈氏“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旧藏,1950年并入厦门大学。
“书香文脉”第25期向读者讲述“海疆学术资料”的前世今生,讲述它与厦门大学的学术渊源。

▲“海疆学术资料”钤盖印章
上左至右:“起斋图书馆藏”“国立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馆海疆资料室”
中左至右:“起齋圖書館藏書之記”“起斋圕珍藏”
下左至右:“私立海疆學術資料館之圖記”“海疆学术资料馆藏书”
抗战胜利前夕,陈盛明、陈盛智兄弟在泉州创办“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旨在搜集、整理和研究中国东南海疆、东南侨乡及东南亚侨居国的学术资料,其前身则是陈氏私家“起斋图书馆”。陈氏兄弟出身书香门第,祖父陈槐三是秀才,父亲陈育才(字泽山,号起吾)是晚清举人,均为泉州有名的乡绅。因崇儒敬学,留心文献,经几代人的收藏,家中藏书达3000余册,尤以乡邦文献富有特色。以此为基础,20世纪30年代陈盛明在两间祖屋内创办了家庭图书馆,以其父号“起吾”,命名为“起斋图书馆”。
1924年,陈盛明从福建省立甲种农业学校毕业,随后毕生从事文教事业,积累了大量的图书、剪报资料。1945年,陈盛明被推举为晋江县文献委员会总干事。他在岳父吴增、乡贤苏大山等人支持下,借抄“养和精舍”“红兰馆”珍藏,并征集、购买、募捐其他私人藏书,极大丰富了泉州地方文献的收藏。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陈盛明认识到海疆研究的重要性:民众要了解南洋、华侨的情况,必须开展学术调查和研究;从事调查研究,必须充分搜集和掌握资料。因此,他决定以“起斋图书馆”的资料为基础,创办“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
在很长时期内,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没有建设固定的场馆,一直辗转租用馆舍。其馆址先在泉州,后移厦门,历经数次迁移。1945年冬,在陈盛智的协助下,“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筹备处”在泉州中山路原“侨务局”旧址挂牌。1946年5月5日,资料馆在厦门虎园路正式开馆。1947年秋,迁至鼓浪屿观海别墅。1949年冬,又移至鼓浪屿西林别墅。资料馆通过募捐征购、向海内外各界索赠等方式收集资料,曾设有“图书”、“剪报”、“博物”、“研究”、“出版”等部门。

▲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旧址
左上:1945年泉州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旧址,泉州中山路355号
右上:1946年厦门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旧址,厦门虎园路21号
左下:1947年鼓浪屿海疆学术资料馆旧址,鼓浪屿观海别墅
右下:1949年鼓浪屿海疆学术资料馆旧址,鼓浪屿西林别墅
陈盛明办馆的宗旨是服务学术和社会,免费供读者查阅,为公益事业。在《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创办缘起》中,他表明资料馆的工作宗旨是“储集学术资料,研究海疆问题,沟通中南文化,促进海外发展”。尽管得到文化界人士和南洋华侨的大力支持,但私人力量终究有限,终因经费拮据而难以为继,因此陈盛明萌发了将其捐赠给公藏机构的想法。因缘际会,新中国厦门大学首任校长王亚南正有意发挥学校的地缘优势,深入开展南洋研究,急需相关学术资料支撑。陈盛明遂有意将资料馆归并入厦门大学,得到王亚南校长的赞许,并由厦大报请华东教育部批准。1950年9月资料馆正式归并到厦门大学,“将所有图书资料附带设备全部无代价捐献与厦大”。
据统计,当时有图书7262册、杂志4654册、剪报15000份、图片6000张、地图302幅、文物标本121件。厦门大学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南洋研究馆”(后更名“南洋研究所”,现为“南洋研究院”),林惠祥任首任馆长。原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成为南洋研究馆附属的“海疆资料室”,陈盛明任资料室主任,直至1966年退休。后经学校统筹安排,海疆资料室部分旧藏调拨到厦门大学图书馆,由此形成本馆极具特色的学术资料。

▲陈盛明《明诚集:海疆学术·闽南文献》,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厦门大学图书馆藏,索书号K295.7-53/014
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虽然仅存五年,但其在保存历史文献、促进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资料馆收藏的资料具有专题性与系统性,且不乏珍本、善本、孤本,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这些珍贵的文献为研究八闽历史、东南亚历史、华侨华人历史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使厦大在这些领域保持了长期的学术优势和影响力。

▲部分珍稀“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旧藏,厦门大学图书馆藏
上:(清)李崢嶸撰《葵南文集》,稿本
中:(清)陳國仕輯《豐州集稿》,清光緒三十四年南安陳國仕天白閣稿本
下:(清)柯輅著《淳菴詩文集》,清嘉庆至道光稿本
【人物小贴士】
陈盛明(1905-1985),又名明诚,曾化名陈刚,泉州聚宝街人。1924年毕业于福建省立甲种农业学校,曾任泉州昭昧国学讲习所、大田县立初中、晋江县立中学教师,《江声报》《福建民报》《永春日报》编辑,晋江县文献委员会总干事等。创办私家图书馆“起斋图书馆”“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资料馆1950年9月捐献并入厦门大学后,担任南洋研究馆海疆资料室主任。1978年之后,致力于抢救、研究、整理泉州历史文献,参与筹建泉州历史研究会。历任政协泉州市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委员,政协泉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会主任,中国民主同盟泉州市委员会顾问,泉州历史研究会副会长、顾问,泉州历史文化中心董事。著有《明诚集》。
【文献获取】
古籍特藏阅览室(思明校区总馆405室)
查看原文请点击此处:https://mp.weixin.qq.com
文/图:古籍特藏与修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