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畲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人口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闽、浙山区。1958年,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牵头成立“福建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对闽、浙、赣等地的畲族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和历史系参加了此次调研活动。“书香文脉”第12期向读者推介一批馆藏原始调查资料——1958~1962年畲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
畲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是畲族史研究的基础文献。《畲族简史》(《中国少数民族丛书》之一)是关于畲族的基础性、通论性史著,1980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修订本。此书的雏形是《畲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福建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著,先后刊行1959年油印本和1963年铅印本,其主要参考文献正是1958~1962年畲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1982年,为抢救畲族文化遗产,国家民委牵头成立调查组,再次赴皖、浙、赣、闽、粤五省畲族地区进行调查研究。与《畲族简史》相配套,1986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畲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之一),2009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修订本。此书的内容是两次畲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以1958~1962年的调查资料为主。从《畲族简史》和《畲族社会历史调查》的史源而论,原始的畲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具有重要价值,是考镜源流的关键文献。

▲左:《畲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1959年油印本 右:《畲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1963年铅印本

▲左:《畲族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初版本 右:《畲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修订本

▲左:《畲族社会历史调查》,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初版本 右:《畲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修订本
据初步统计,厦大图书馆藏20余种1958~1962年畲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当与厦大人类博物馆和历史系参加畲族社会历史调研有关,目前所知参与者有陈国强、叶文程、蒋炳钊等人。
以福建宁德县为例,《畲族社会历史调查》收录《福建宁德县畲族情况调查(摘录)》,由“陈国强、叶文程、王钟琦、林赞培、黄维信、雷霖其(畲族)调查整理”。厦大图书馆藏有《福建省宁德县畲族调查报告》,1959年1月油印本。据其“前言”,由陈国强、叶文程、王钟琦、林赞培、黄维信、雷霖其组成“宁德分组”,在宁德飞鸾南山、七都漈头、八都南岗三片开展调查,经过73天的调查工作后,撰写一份全县调查报告和三份片区调查报告。从文献脉络上看,全县调查报告在三份片区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形成,《畲族社会历史调查》仅“摘录”全县调查报告,各自的文献价值不言自明。

▲左:《福建省宁德县畲族调查报告》,1959年油印本右:《福建省宁德县畲族调查报告》,1963年铅印本

▲左:《福建省宁德县南山片畲族调查报告》,1959年油印本 中:《福建省宁德县七都乡漈头片畲族调查报告》,1959年油印本
右:《福建省宁德县八都镇南岗片畲族调查报告》,1959年油印本
再以福建罗源县为例,《畲族社会历史调查》收录《福建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社会情况调查(摘录)》,由“蒋炳钊、林玉山、袁钟秀、陈自昭调查整理”。厦大图书馆藏有《福建省罗源县城关人民公社八井营畲族调查报告》,1959年1月油印本。据其“附记”,由雷世珠、雷得桃、蓝瑞连、林玉山、袁钟秀、陈自昭、蒋炳钊组成“罗源小组”,开展调查工作共23天。此外,“罗源小组”还撰写了《福建省罗源县西兰畲族调查报告》,1959年1月油印本。由此可见,《畲族社会历史调查》仅摘录“罗源小组”在八井村的调查资料。两相对比,原始的罗源县畲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更为丰富,其文献价值不言而喻。

▲左:《福建省罗源县城关人民公社八井营畲族调查报告》,1959年油印本
右:《福建省罗源县西兰畲族调查报告》,1959年油印本
总之,这批资料不仅是畲族史研究的重要基础,更是厦大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文脉所在。参与调查的陈国强、叶文程、蒋炳钊等人均是当年厦大培养的青年才俊,传承并发展着林惠祥先生开创的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此后都成为卓有建树的学者。阅读这些泛黄的文献,不仅能获得专业学科知识,更能领略到学术传承的魅力。
【人物小贴士】
陈国强(1931~2004),福建厦门人,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曾任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馆长。1947年考入厦大历史系,1951年毕业并留校工作,担任著名人类学家林惠祥教授的助手。长期致力于百越民族史和东南少数民族史研究,代表性著作有《百越民族史》《台湾高山族研究》等。
蒋炳钊(1932~2017),福建泉州人,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曾任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1952年考入厦大历史系,1956年师从著名人类学家林惠祥教授,攻读人类学领域副博士研究生课程,1959年毕业并留校任教。长期致力于百越民族史和东南少数民族史研究,代表性著作有《百越民族史》《畲族史稿》《中国东南民族关系史》等。
叶文程(1929~2023),福建南安人,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曾任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1952年考入厦大历史系,1956年师从著名人类学家林惠祥教授,攻读考古学领域副博士研究生课程,1958年毕业并留校任教。长期致力于中国古陶瓷和古外销陶瓷研究,代表性著作有《中国古外销瓷研究论文集》《东方的青花瓷器》等。
【文献获取地点】
古籍特藏阅览室(思明校区总馆405室)
查看原文请点击此处:https://mp.weixin.qq.com
文/图:古籍特藏与修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