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厦门大学智慧校园大数据与AI应用大赛决赛在思明校区图书馆五楼报告厅成功举办。图书馆党委书记杜海林,信息与网络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许卓斌,图书馆副馆长、高级工程师肖铮,经济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钟锃光,以及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训练中心高级工程师刘李春出席本次活动。
本届大赛由厦门大学主办,厦门大学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办,厦门大学信息与网络中心、厦门大学教务处、厦门大学图书馆共同协办。西安博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图书馆为本届比赛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图书馆借阅数据、校园门禁记录、座位系统信息以及学者库资料,鼓励参赛者结合AI与数据分析技术,充分发挥创意,从多角度解读数据,探索读者如何使用图书馆服务,预测用户行为,优化资源配置,并思考如何有效改进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

自2024年11月启动报名以来,赛事共吸引54支队伍踊跃参与。经过初赛阶段的严格筛选,评审团从众多优秀团队中遴选出15支兼具实力与创意的队伍晋级决赛。决赛分为现场展示与专家问答两个环节,各参赛队伍充分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与实践能力。经过激烈角逐,由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联合组建的“川香火锅麻辣队”与海洋与地球学院组建的“美少女战四队”凭借其项目的前瞻性、可行性和完整性获得一等奖。“川香火锅麻辣队”打造了一款基于图意大模型的智能化论文与图书查找系统——Biblios Sage厦图智链,实现了学术资源精准匹配与个性化借阅规则定制,为读者提供高效、智能的检索体验。“美少女战四队”则运用DeepSeek与通义千问的多模型协同合作模式,构建了图书馆“知书达理”多模型智能助手,有效实现问题精准解答与资源高效检索。“看见奶就要喝”等5支队伍及“学分我要对你开大啦”等8支队伍分别获得二等奖及三等奖。



在为期四个月的赛程中,各参赛团队积极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开拓提升图书馆服务的新途径。虽然部分参赛项目中的需求锚定精度不足,应用场景的契合度和方案实用性稍显薄弱,对AI工具的融合创新还较浅层,未能深入挖掘大模型微调和提示工程的技术潜力,但整体参赛作品覆盖了用户行为分析、图书推荐、座位偏好分析、智能问答系统和数据可视化平台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参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本届大赛为学生搭建了产教融合的实践舞台,通过深度的数据价值挖掘和创新的AI技术应用,切实激发了学生的科研潜能与工程实践能力,也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新动能。